酷睿都13代了,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算第几代?
最近更新时间:2023-04-23 发表时间:2022-08-12 原创
此文于2023年4月23日改写
英特尔对旗下处理器有明确的代数划分,酷睿一代到现在的十三代。同时,从酷睿二代开始,将处理器代数直接在命名中体现,如i7-7700,属于第七代处理器。
那么,锐龙R7-7700,是第七代锐龙吗?
不是,AMD这边的情况不同。
锐龙R7-7700属于第六代,而R7-7520U却属于第三代。
AMD自2017年发布第一代锐龙处理器后,一晃眼已经来到了7000系列,由于AMD的系列和代数并非一一对应,今天来梳理一下,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锐龙家族的发展历程。
处理器的代数是按微架构更迭来划分的:
锐龙一代:ZEN
锐龙二代 :ZEN+
锐龙三代:ZEN2
锐龙四代:ZEN3
锐龙五代:ZEN3+
锐龙六代:ZEN4
在ZEN2时代,AMD还官宣过“这是第三代锐龙处理器”。
从ZEN3架构开始,官方似乎有意无意地忽略“代数”,直接称呼为"5000系列"。
到现在7000系列情况就越来越复杂,下图是站长总结的锐龙系列和代数对应表。
推理小游戏——
桌面版1000系列对应第一代,
桌面版2000系列对应第二代,
桌面版3000系列对应第三代......
那么桌面版4000系列对应第四代?不是,这个桌面版4000系列有些委屈,还是第三代,而且连3000系列都不如。
对比:
R5-3600和R5-4500,表面看,后者更年轻,更先进,实际上呢?二者架构制程相同,核心线程相同,频率相近,但R5-4500三级缓存只有8MB,远低于R5-3600的32MB,性能必然更低,大概相当于R5-4600G不带核显的版本。
AMD的命名如此混乱,让人唏嘘不已。
AMD为什么不说代数了?
AMD和英特尔一直在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如AMD后期要推混合架构,英特尔也尝试过向AMD学习,提升CPU的L3缓存来提升游戏性能。(虽然效果不好)。
新一代的处理器效率比老一代更高,英特尔清晰地标注把代数标注出来,对消费者非常友好。为什么AMD不把这个优点学过来呢?
个人猜测,是新老架构的产能切换速度不够,公司担心老型号滞销,被迫采用改名方式来争取市场份额(例如:Cezanne架构的5000系列,后来命名为703x系列)。
不说代数了,因为没办法说。例如:现在的7000系列,桌面版是ZEN4,移动版则囊括ZEN2、ZEN3、ZEN3+、ZEN4共计四代产品,代数和命名之间没有清晰的对应关系。
不标注代数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确实会带动老架构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越来越严重的马甲,会降低品牌的美誉度。
移动端统一了命名,如果市占比继续提升,大众认识会更清晰的,毕竟看倒数第二位就知道这U是第几代的产品。英特尔虽然每一代都新数字,但实际上把马甲混进去,命名是很混乱的,看移动端13700HX,有2个步进分开新旧架构,但出货大多数是马甲U,而13650HX反而是新一代的,导致13700HX不如13650HX
刚入了7745hx的R9000P,单CCX性能没得说,不过集成了6nm IO,散热面积小,核心温度极热严重。 今年最香的U应该是凤凰架构ZEN4的7840H, 这个比起7745单核差距不大,但是实际4NM工艺 IPC和能耗比估计会有明显提升,核显780M继续最强。 估计口碑要炸裂。 游戏本 全能本 轻薄本一颗7840H完美解决。
消费者都知道换代必然提升多,通过降低换代的存在感可以模糊消费者的认知
最大亮点莫过于换成了LGA触点式封装
7系只能用R5的话 性价比会拉不少啊
请教: 6800u/6600U这俩大概能和排在天梯图上什么位置?
AMD是不是桌面没有6系,直接跳过了,上7系呀。感觉是为了追上哀家的系数数字。
7000系最大的进步恐怕就是io die总算换了,内存方面会好很多,其他方面的进步也许并没有特别值得期待的,加上要换主板换内存,性价比之路不知道能不能继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