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核显世界,谁主沉浮?集成显卡的发展历程及英雄排名(CPU核心显卡天梯图)
最近更新时间:2025-03-13 原创
此文于2025年3月9日更新:天梯图增加了RX 8060S和RX 8050S。
前言
核心显卡,从最早只能看个亮,到现在运行3D游戏,加速视频编辑,能力越来越强。
核显型号繁多,命名复杂,即使是同一类型,都有两个甚至三个名称。CPU的性能和自身的核显性能不成对应关系,带头大哥i9-14900K/锐龙7950X,到了核显世界,就只能灰头土脸地排在后面。
此文,站长带您俯瞰核显世界,详解集成显卡的发展历程,按核显战斗力给处理器来一场大排名。。
正文
核显名称的来历
在2010年前,没有核显这一说法,那时的显卡有两种形式:独立显卡、集成显卡。集成显卡分为两种,一种是GPU直接焊在主板上,在服务器和工控机主板很常见,另外一种是GPU集成在主板的北桥芯片组内,算是真正的“集成显卡”。
到了2010年的Clarkdale处理器(对于i5-600、i3-500系列),英特尔将32nm制程CPU Die和45nm的GPU Die封装在同一块基板上,虽然二者还是相互独立,但毕竟”站“在了一起。英特尔觉得用”集成显卡“已经不足以体现其技术特征,于是给它取了一个新的名字:核心显卡。
AMD对于APU内的图形核心,并没有给出一个官方定义的名称,采用“”内置Radeon显卡“来描述。
因此,“核显”这个词语,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特指英特尔处理器内的图形单元,但是在民间上,我们并没有区分英特尔和AMD的产品。
英特尔核显的发展历程
上图解读
1、英特尔集成显卡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将当时的i740显卡改进后集成在i810的北桥芯片组内,称为“i752”,由此开启了“集成显卡”的伟大篇章。
2、到了2010年,第五代的集成显卡(GEN.5)是一个分水岭。此时才有了”核心显卡“这个名称。因此,集成显卡的Gen.5,可以说是核显的Gen1。
3、2011年,GPU被整合到CPU的核心里,真正成为“核心里的显卡”。
4、2013年,英特尔对高端核显采用“Iris”和“Iris Pro”新品牌来命名,中文名为“锐炬”和“锐炬Pro”,后来还有Iris Plus。这有点像CPU里面用i9和i7来标注高性能处理器,性能较低的,就没有资格叫“锐炬”。
5、Gen10核显对应的是Cannon Lake处理器,由于10nm工艺不成熟,该系列处理器没有量产,目前只有两款:i3-8121U,没有核显,另一款是M3-8114Y,核显是UHD Graphics,此型号非常神秘,以至于官网都没有收录。由此推测,Gen10没有成品,被跳过了。
6、2019年,10nm工艺终于成熟,Ice Lake处理器搭载的Gen.11核显里的EU(执行单元)数量大幅度增加,从以前最多32EU,增加到64EU
英特尔Gen 11核显架构图
Gen.11有三个级别:G1、G4和G7,G1有32EU,G4有48个,G7有64个EU。G4/G7可以挂上代表荣誉的Iris标识,G1则没有资格。
7、到了2021年,英特尔推出了划时代的Xe架构,这是一个基础架构,最大特点是具备高度可扩展性。Xe架构有四个分支,从高到低有——
Xe-HPC:面向超算
Xe-HP:数据中心和AI应用(后被取消,市场由上下两级瓜分)
Xe-HPG:高性能独显,面向游戏玩家
Xe-LP:入门独显和核心显卡。
在现实生活里,Xe有点像一个全能运动员,穿上鞋子可以跑马拉松,戴上泳镜就能参加游泳比赛。
消费级的Xe核显,按性能由低到高可以分为如下档次——
第一档:UHD Graphics 24EUs (Alder Lake-N),由于N系列是超低功耗版本,这款核显的睿频只能到0.75GHz,性能可怜。
第二档:UHD Graphics Xe 16EUs ,代表型号有i7-14650HX、i7-13650HX,i5-11400H等产品,只有移动版,没有桌面版。如果是有桌面版的话,应该命名为UHD710.
第三档:UHD Graphics Xe 24EUs(UHD 730),代表型号有i5-14400、i5-13400、i5-12400、i5-11400,横跨四代产品,各代之间的GPU睿频不同,11代为1.3GHz,12代为1.45GHz,13和14代最高可达1.55GHz。
第四档:UHD Graphics Xe 32EUs(UHD 750),代表型号有i9-11900K、i7-11700K、i7-11800H、i5-11500H,只有酷睿十一代产品。
第五档:UHD Graphics Xe 32EUs(UHD 770),代表型号有i9-14900K、i9-13900HX、i7-14700K、i7-13700HX、i5-12600K、i5-1065G7等,跨越酷睿10~14代产品,人丁兴旺。
UHD750和UHD770都是32EU,二者有四点不同——
第一,UHD770最高睿频可达1.55GHz(14代),UHD750最高达1.3GHz,第二,UHD770可支持4台显示器,UHD750最高支持3台。第三,UHD770最大分辨率(DP)可达7680*4320@60Hz,UHD750最高5120*3200@60Hz。第四,UHD770有两个多格式编码器引擎,UHD750为1个。
UHD730、UHD750、UHD770都是特指桌面版核显,在移动端则采用UHD Graphics Xe表示核显。
在Xe-LP中,一个SUBSLICE(子切片)包含16个EU(执行单元)
第六档:UHD Graphics Xe 48EUs,代表型号i5-13420H、i5-12450H、i3-1115G4、U300等。
第七档:UHD Graphics Xe 64EUs,代表型号i7-13620H、i7-12650H、i3-1220P、i3-1315U等。
第八档:Iris Xe Graphics 80EUs,代表型号i5-13500H、i5-1350U、i5-12500H、i5-1155G7等。在Xe-LP架构里,达到80个EU,就有资格带上“Iris”这个荣誉标签。
第九档:Iris Xe Graphics 96EUs ,代表型号i9-13900H、i9-12900H、i7-13700H、i7-1165G7、i7-1365U、i5-11320H等。酷睿14代没有H系列移动版,
复仇的日子终于来了,i5-11320H对i9-14900HX说:“平时看你嚣张得鼻子朝天,咱们来比比核显呀~”
此时,i9-14900HX看看自己那可怜的32EU,再看看对方96EU,只能装着没听见。
第十档:Arc Graphics 64EUs,代表型号Ultra7 165U、Ultra5 125U等。
在武侠小说里,当某种武功练到第十个等级,往往就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有点天下之大,唯我独尊的感觉。
核显也是如此,Arc这个标识,代表Xe架构的武功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2021年,宣布了全新高性能显卡品牌为“Arc”(中文名称“锐炫”),采用Xe-HPG架构,对应的独显型号有:Arc A770、Arc A750等。
Xe-LP凭自身实力还没有资格佩戴Arc的标签,于是,它奋发图强,将自己进化成Xe-LPG。
对比:
Iris Xe Graphics 96EUs(Xe-LP架构,核心睿频1.35GHz):在有标压型号的参与下,TS的中位值只有1560分
Arc Graphics 64XVEs(Xe-LPG架构,核心睿频1.95GHz):目前只有低压型号,TS中位值达到1930分。
64>96,以少胜多,原因在于:Arc核显采用的是Xe-LPG架构,Xe-LPG相当于是Xe-HPG的精简版(由于ULtra处理器里有专门的NPU负责AI运算,在Xe-HPG里面的用于AI计算的XMX矩阵引擎被减掉)。
相比Xe-LP,Xe-LPG具备“三高”的优势:核心睿频更高,效率更高,能效比更高。(英特尔官方宣称Xe-HPG比Xe-LP的每瓦性能提升1.5倍)
那么,Xe-LPG架构能算集成显卡的第几代呢?到这个阶段,没有再沿用以前的代数,因为Xe堪称“划时代”架构,可称为“Xe一代”。(注:Gen.12也属于Xe一代)
根据英特尔Xe核显发展路线图,后续会有二代、三代、四代......每一代有一个核心代号。
Xe HPG:Alchemist(炼金术士)
Xe2 HPG:Battlemage(魔法战士)
Xe3 HPG:Celestial(天神)
Xe4 HPG:Durid(德鲁伊)
以上每个代号的首字母,恰好是”ABCD“,这难道是巧合吗?不知道英特尔是不是打算把Xe干到”Z“结束。
同样是Xe架构,Xe-LP和Xe-HPG有很大的不同,在Xe-LP中的一些专业术语无法确切地应用在Xe-HPG中。因此,英特尔引入了新的名词术语。
Xe-LP | Xe-HPG |
slice(切片):1 | Render Slice(渲染切片) :8 |
Subslice(子切片):6 | Xe-core(Xe核心):32 |
每个子切片的EU(执行单元)数量:16 | 每个Xe核心的XVE(向量引擎)数量:16 |
一个完整的Xe-HPG有8个渲染切片,每个切片有4个Xe核心(相当于英伟达显卡的SM单元),共计32个,每个Xe核心配置16个XVE(向量引擎),一共有32X16=512个XVE。
XVE和以前的EU(执行单元)都是Xe架构GPU里最小的线程级单元,二者概念上是相同的,在具体实现上有一定的差别。
核显天梯图
上图可以免费使用
解读
1、没有绝对高低之分。
为了方便用户查询,在核显天梯图上的同区域中,排序低一点的,并不一定核显就低。因为核显的性能不仅和自身型号有关,还和内存频率,单双通道都有关系,不会非常精确。
例如:i5-13420H/12450H,i3-1115G4/1110G4,U300,奔腾8505/8500,赛扬7305/7300这些处理器的核显是UHD Graphics Xe 48EUs,中位值=800,高于i9-14900K的对应的UHD Graphics 770 (32EU),
在图中按i9、i7、i5、i3的顺序由高到底排列,是为了方便用户查询。
大家把高低相差不大的核显看成“同级别”就可以了。
2、刻度标尺
图中的黄色刻度尺的数字为TS分值。对于桌面版,采用比较常见的内存双通方案测试数据,对于移动版则取多样本中位值。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驱动,游戏优化原因,TS分值并不能完全和实际游戏帧数成正比例关系。
3、同型号GPU,如性能差异不大,忽略代数差异,合并标注。性能差异大则分开标注。
例一:UHD730,有11、12、13和14代之分,它们的架构是相同的,GPU核心频率不同,实际合并标注。忽略这种差异,能让天梯图看起来更简洁,更具备可读性。
例二:UHD Graphics 24EUs,受功耗限制,其对应的Alder Lake-N处理器核显频率很低,加速频率只有750MHz,和桌面版UHD Graphics 24EUs(UHD 730)差异巨大,二者只能分开标注。
4、同型号的GPU,如果桌面版和移动版中位值相差不大,则合并标注,如差异大则分开标注。
例一:UHD630、UHD750、UHD770,桌面版和移动版相差不大,合并在一起。
例二:R7-5700G、R5-5600G、R3-5300G核显和同款移动版中位值差异大,分开标注。
5、针对核显名称复杂,命名不规范的情况,采用统一标准。
例一:
i5-1220P的核显英特尔官网名称是:UHD Graphics for 12th Gen
i5-1315U的核显英特尔官网名称是:UHD Graphics for 13th Gen
NBC网站采用的是: UHD Graphics 64EUs (Alder Lake 12th Gen)
实际都是同一款GPU,在频率上有些差异。
站长采用:UHD Graphics Xe 64EUs 这个名称,忽略代数差异,并加上Xe标识, 这样可以让复杂事物简单化。
例二:Ultra 7 155H处理器
英特尔官网的名称是:intel Arc Graphics
TPU网站称其为:Arc Xe-LPG 128EU
NBC网站称其为: Arc 8-Core iGPU
站长采用:Arc 8 Xe-Cores Graphics (128 XVEs)这个名称,加入最新的名词术语,方便和其它型号的EU对比数量关系。
6、关于Iris(锐炬)
为啥同样是GEN.12,有些型号上有Iris,有些则没有。这个Iris(锐炬)是英特尔核显的一个商标,可以看成是“荣誉标识”,在同一代核显里面,只有性能特别出色的,才有资格拥有这个标识。
在Gen12里面,80EUs是分界线,EU(执行单元)需要等于或者大于80个,才有资格佩戴Iris标识。
7、 UHD Graphics 620 和 UHD Graphics 630 的区别
两者架构相同,都属于GEN. 9.5,频率均为0.3~1.15GHz,区别在于前者仅搭配移动版处理器,后者同时用于桌面版和移动版,由于功耗限制, UHD Graphics 620的表现会低一些。
8、桌面王者和移动王者
桌面王者目前是AMD 锐龙R7-8700G,移动版王者是AMD Radeon 890M。
按理论跑分,Intel Arc 8-Cores Graphics 比AMD Radeon 890M略高一点,但由于驱动不给力,实际游戏的FPS较低。为了缩小理论和实际的差异,在V2版本里,所有的英特尔核显排序分按TSx0.9计算。
下一代GPU:Xe2
英特尔宣称Xe2优于目前Xe-LPG的1.5倍,提升幅度让人惊叹。
结束语
一张独显千元起步,“天下苦独显久矣!”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核显已经能GTX1650独显称兄道弟。下一代Xe2有望超越GTX1650 SUPER,Xe3则可能与GTX1660扳扳手腕,随着架构的更新,XeSS技术的发展,以及驱动的优化,核显的未来一片光明。
高手!请教个问题。
1、核显天梯图14900K核显低于13600H的核显?
2、14900K的核显型号是Intel UHD Graphics 770,而13600H的核显型号是Intel UHD Graphics 730,730性能比770高?
3.笔记本电脑里面的独立显卡4060和台式机的独立显卡4060,性能一样吗?
英特尔的独显之路漫漫啊,每次都说的很好很优秀,结果卖的一塌糊涂。
同等级桌面端核显打不过移动端 看来核显主打移动端了 没毛病 现在想配个随便用用的家用主机 小主机趋势越来越明显了 集成度还高 桌面端品牌机性价比太低 DIY太麻烦 配个低端显卡有没什么意义 不是高端主机谁还花心思去配啊 直接移动端小主机得了
V系列处理器可以加上了
请教一下 有集显修图剪辑视频 英特尔因为支持格式更多 从效率看 是否英特尔更适合一点
太细了,怕是全网将核显讲得最细的大众科普文章之一了,必须要赞!!!! 核显的越发强大,让主要办公轻薄本人群,想偶尔玩网游也未尝不可。 就拿7840H这颗优秀全能U, 核显实际游戏体验肯定远不如1650. 但是应该也有960独显水平,以前上千独显960大部分网游现在都能低特效碰一碰了,
amd 的 R5-5600GT如何?
AMD在核显这块是真的强,从2200G开始后缀G的桌面端U就是很多小机箱无显卡玩家必选的,我给单位配的3200G、3400G当时的性价比可太优秀了,约等于一个同等级的U+一个750-1050之间的显卡。不过现在显卡价格回落了,有更多选择不需要去折腾核显性能了